拥抱热爱,步履不停——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积极探索者

2025-11-12

在荟同校园里,你很容易在人群中注意到九年级的 Amy——她步履轻快,笑容里带着一种天然的感染力。


无论是在舞台中央自信主持,在音乐厅里吹奏长笛,在竞赛场上叱咤风云,还是在运动场上专注比赛,她身上总有一股“正向”的能量在流动,让人不禁好奇:这个女孩是如何在荟同多元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热爱,又将每一次经历都转化为成长的养分?


今天,就让我们走近 Amy,这是一个关于“拥抱热爱,步履不停”的故事,也是一位少年在合适的校园成长土壤中,对世界保持好奇、积极探索的生动写照。

amy 1 (1).jpg


大家好,我是 Amy。


二年级时从美国归国后,我便加入了荟同这个大家庭。如今,我已是九年级的一员。


如果你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,我想用“正向”来形容自己。


每一天,我都带着开心去生活,遇到问题也习惯往好的方向想。这种心态让我很少陷入内耗,也让我的世界始终充满好奇与温暖。而我的热情,也在来到荟同之后,被一点点唤醒、点燃,内心也随之变得更加丰盈。


01:主持——从陌生到熟练的成长


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与“主持”结缘。直到在这里,老师发现了我的潜力,他们开始鼓励我在各类活动中担任主持。从三年级时初略带生涩生涩的尝试,到后来每年挑战主持学生集会、诗词大赛、点灯仪式……我逐渐变得越来越从容自信,也更理解主持的意义。


筹备诗词大会时,老师不仅邀请我去做主持,更鼓励我和搭档自己撰写主持稿,于是我们琢磨语气,把古典诗词与现场氛围融合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;我也尤为记得点灯仪式那天,我穿梭于主持与乐团表演之间,不断换装、转场,虽然忙碌,却觉得无比充实——那种全程参与、被听见、被看见的感觉,让我乐在其中。


02:商赛——和团队一起成长的旅程

在荟同,我们的竞赛氛围十分浓厚。而我对商赛的热爱,始于和荟同校友一起参加在荟同学校主场的 ASDAN 阿思丹商赛。


第一次参赛,我便担任了团队的 CEO,负责路演与整体协调。记得有一次,大家熬夜到凌晨赶制 PPT,却因两个人的任务争执不下,气氛一度紧张。我尝试站了出来协调:“没关系,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把 PPT 完成,把明天的演讲做好。做完就能好好休息了。” 这句话让大家冷静了下来。后来我们调整了策略——由他们分别完成自己最擅长的部分,其他人负责完善和整合。果然,第二天休息好后,大家的状态都回来了,配合也默契了许多。


现在回想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最终的名次,而是这个过程本身。我们每天熬到两三点,初赛排名只排在第六。但我们从没气馁,而是认真研究其他团队的优点,复盘自己的表现——哪里做得好,哪里可以加强。我们经历了三次正式演讲,每次结束后无论好坏都会全面总结。就是凭着这股劲,我们最终以仅差0.5分满分的成绩晋级全国赛。在这次比赛后,我彻底爱上了商赛,我又接触到更多商赛类型,和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参加了 BPC 哈佛案例分析商赛,从上海站一路晋级到全球赛。今年,我们在学校还是原班人马再度集结,以及一位擅长技术与 AI 的新成员,将一同挑战高中组的 BPC 比赛,尝试分析案例并设计产品原型。尽管我们尚未系统学习商业知识,但老师在得知我们在筹备比赛后,主动为我们衔接了经济学老师,并安排他在工作室时间为我们授课辅导。我十分感激学校总能为我们提供资源和帮助,让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想法转化为现实。


03:音乐——从长笛到戏剧的跨越


荟同的音乐课让每个人都要学一门乐器,我在四年级时选择了长笛——一开始只是觉得它好听,没想到一吹就爱上了。从校内学习到校外深造,我的长笛之路越走越远。我参加了学校的乐团,在六年级的时候我主动策划了并表演了三重奏。从校内的晨间音乐会到 TedX 舞台,从万象前海再到南山文体中心的冬季音乐会,我一次次站上更大的舞台。在南山文体中心的音乐会让我记忆尤其深刻,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如此正式的舞台,在以前我都是在节目上看到别人在这里表演过,从未想过自己也能登上这样的舞台。当天,我和同学们在后台既兴奋又紧张,但当舞台灯光亮起,我们彼此对视,内心却异常平静。那是一种被音乐联结的信任与力量。


在Erin老师推荐下,我参加2023 SAKURA 日本国际青少年艺术家大赛,并获得了长笛独奏金奖。


今年进入九年级,我在音乐课上选择了新的体验——戏剧表演。我们全部九年级的学生将共同排练剧目《Olivia》,这一次学校还将交响乐、乐队、服装设计、舞台设计的同学全部参与进来,这种集体创作一个完整作品的感觉,让我非常期待


04:体育——和伙伴们一起奋斗的时光


我们的体育课采用了轮转教学的模式,每位同学在每个学期里都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几个项目。正是在这样的安排下,我接触到了排球和篮球后,并很快的喜欢上这两项运动。后来,我因为这份对体育的热爱加入了学校的校队。每周我都会和不同年级的队友一起训练,并参加与其他国际学校间的校际比赛。我享受团队庆祝得分的瞬间,不同年级的同学会拥抱在一起,无论得分与否我们都会互相支持和鼓励,这种为了同个目标而奋斗的感觉,让我觉得无比温暖,也让我感受到跨年级的同学间最纯粹的友谊。


05:可持续行动,让世界变得更美好


在荟同,我不仅发展了自己的兴趣,也开始思考如何为世界带来真实的改变。在荟同的超越核心课程中,我和小组选择了“Bottle Bay”可持续发展项目。我们了解到有一家机构正在收集 PET1塑料瓶,并将回收的塑料制作成日常用品。我们在学校与同学们进行了科普,让更多同学了解不同塑料的种类。同时,我们设置了 PET1塑料瓶回收箱,每周我们都收集并送往合作机构。这个项目至今仍在运行,当机构把塑料瓶制成的再生笔送给我们时,我们都很有触动,因为我发现原来行动真的可以带来改变。


今年,我还在工作室课程项目中选择了“少年徐霞客”,在韩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自然,了解动物保护、河流治理与碳排放问题。这些活动也启发了我和团队伙伴对准备参加的 China Thinks Big 创新研究项目的思考,我们希望从身边出发,用创意与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。


荟同的愿景宣言里面,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:“每个毕业生都会找到自己的爱好,并在这些富有创意、影响深远的领域中出类拔萃,继而树立自信,并为之受益终生。”回顾这些年在荟同的成长,我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,逐渐成为拥有具体的热爱,并愿意为之一往无前的少年。无论是主持、商赛、音乐、体育,还是在未来去挑战更多新的领域,我都将带着那份“正向”的初心——不完美没关系,重要的是步履不停,为所爱之事全力以赴,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。

返回顶部